7月26日下午16點,程小瓊發微博為自己莫名其妙的1200萬元貸款公開申訴:意外發現個人在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于2011年及2012年有兩筆各600萬元的貸款,合計1200萬元。而且這兩筆貸款合同中涉及到本人的簽字及手印均不是本人筆跡及指紋。程小瓊表示,其有權利知道是誰來冒名辦理的貸款,是誰來假冒的簽字,更應該知道浦發銀行在嚴格的監管審批制度下是如何違規發放的如此巨額的貸款。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橙(ID:Me-Finance)
導讀
程小瓊方面提供的一份流水記錄顯示,從2011年12月20日到2013年6月20日,一直有人不斷為程小瓊的這筆貸款歸還利息和本金,交易機構的代碼多為7301和7302,每筆還款都有柜員流水號。
另外一個細節是,程小瓊表示,這兩筆貸款跟貸款合同上的汶川順發公司有一定的關聯,程小瓊是汶川順發持股8%的股東。程小瓊稱,對于汶川順發這家公司,程完全沒有參與經營決策,其僅僅是較小的股東,并且股東之間沒有矛盾。
程小瓊方面告訴記者,四川銀保監局尚未對報案人作出回復,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不配合當事人提供更為詳細的材料,程小瓊方面正在考慮向經偵報案。7月28日下午,記者再度致電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對方聽聞記者詢問程小瓊1200萬貸款案情況,稱此事其他同事在負責,隨即掛掉電話。
“我母親(程小瓊)5月29日在銀行打印個人征信報告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于2011年和2012年,在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有兩筆各600萬元的貸款,合計1200萬元。奇怪的是這兩筆貸款竟然還有人替她還清了。”
2020年7月27日下午,程小瓊兒子楊遠東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因為這筆蹊蹺的貸款,他們向浦發銀行成都分行要求查清楚當時的是誰冒名程小瓊簽字和銀行審批相關情況,但未能從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方面獲得答案。
程小瓊方面稱,其聘請了律師,向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提出交涉,并將程小瓊被冒名貸款1200萬元的情況,上報給了四川銀保監局。
1. 發微博申訴
7月26日下午16點,程小瓊發微博為自己莫名其妙的1200萬元貸款公開申訴。
程小瓊寫道:(下為節錄,有刪減)
(我)最近去銀行辦事,隨機在銀行打印了個人征信報告,卻意外發現我個人在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于2011年及2012年有兩筆各600萬元的貸款,合計1200萬元。……1200萬元,是我這輩子做夢也沒敢想的數字。我們隨即到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申請,拿到了貸款合同的復印件,赫然發現這兩筆貸款合同中涉及到本人的簽字及手印均不是本人筆跡及指紋,系他人模仿我簽字。……
我們向浦發成都分行提交了書面申請,也多次到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申訴,也向浦發銀行客服投訴電話95528投訴了多次,但是銀行開始三緘其口,曾經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開始回避、漠視。
雖經多次要求,銀行依舊不提供原始審批文件給我們查閱,我們申請提取貸款合同原件做筆跡鑒定,浦發銀行也是百般推諉,以各種理由拖延時間。……
我們要求浦發銀行提供當初審批貸款的鑒證簽字及原始審批單據,我們有權利知道是誰來冒名辦理的貸款,是誰來假冒的簽字,更應該知道浦發銀行在嚴格的監管審批制度下是如何違規發放的如此巨額的貸款。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違法亂紀行為?我們要求銀行配合查清事實真相,查出當初銀行經辦人及審批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找出假冒簽名的始作俑者。
7月23日在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的18樓辦公室,銀行總算派出了所謂的領導和風控與我們交涉,但那副趾高氣揚的嘴臉,倒像是我錯了,居然以沒有給我們造成損失為托詞,試圖讓我們放棄查詢真相。……
我也問了律師,我們有理由相信,浦發銀行的種種行為涉嫌違反《商業銀行法》第35條,第52條的規定,……此類假冒簽名的違規貸款,絕對不止這1200萬,還有多少受害者被蒙在鼓里,必要時我們會給偵辦機關提供更多的線索。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真的那么難嗎?
程小瓊的這篇微博,迅即成為網絡熱點,評論區里留言高達3000多條,轉發量超過兩萬。
2. “被貸款”的貸款合同
輾轉聯系之后,程小瓊方面給經濟觀察網記者看了四份文件,分別顯示為程小瓊的浦發銀行貸款流水、個人征信記錄、2011年貸款合同、2012年貸款合同等四份文件。
上述四份文件中,一份2011年貸款合同顯示,2011年11月22日,程小瓊與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簽訂個人貸款合同,向浦發銀行借款600萬元,但這600萬元本金賬戶是存入一家名為“汶川順發電熔冶煉有限公司”(下稱“汶川順發”)的賬戶。
上述四份文件中,2012年的貸款合同與前一份合同類似,金額仍為600萬元。
程小瓊方面提供的上述兩份合同均以程小瓊提供定期存單質押擔保,程小瓊稱自己并沒有存單可以作為質押擔保,遂向浦發銀行要求查看合同中的質押擔保存單,但其表示,這一請求遭到浦發銀行的拒絕。
程小瓊稱,經過辨認簽名筆跡并非為其本人所寫,整個貸款流程均系他人冒用自己身份。隨后,程小瓊還打印出來貸款還款的銀行流水記錄。
程小瓊方面提供的一份流水記錄顯示,從2011年12月20日到2013年6月20日,一直有人不斷為程小瓊的這筆貸款歸還利息和本金,交易機構的代碼多為7301和7302,每筆還款都有柜員流水號。
一位在銀行工作的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交易機構是銀行的一個網點代碼,內部人士能夠看懂。柜員流水號包含兩個信息:一是操作柜員是誰,二是這個柜員的流水號是多少。有這個信息內部人員就能定位到具體的憑證。
經濟觀察網記者撥打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信貸部電話,試圖詢問程小瓊這兩筆貸款的詳細,但沒有得到回應。
經濟觀察網記者又聯系上當時可能經辦這兩筆貸款的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員工李某某,對方問清記者來意之后,拒絕就程小瓊這兩筆600萬元貸款作出任何回應。
程小瓊方面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銀行至今未就該貸款案對我們作出書面回復,多次交涉后,銀行拿不出當初鑒證簽字等憑證材料,也不對貸款合同原件去做指紋(合同的程小瓊簽名上印有指紋)和筆跡鑒定。我們只想查明真相,為什么會突然冒出來1200萬巨額個人貸款,是誰在經辦?
3. 相關人浮現
另外一個細節是,程小瓊方面表示,這兩筆貸款跟貸款合同上的汶川順發公司有一定的關聯,程小瓊是汶川順發持股8%的股東。
程小瓊方面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詢問時表示,對于汶川順發這家公司,程小瓊完全沒有參與經營決策,其僅僅是較小的股東,并且股東之間沒有矛盾。
程小瓊方面表示,貸款合同上出現的汶川順發公司的財務總監王斌,打來電話道歉。
電話錄音顯示,王斌以個人名義向程小瓊致歉,王斌表示公司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希望程小瓊不要記恨他,也不要埋怨他。王斌還透露了當時浦發經辦人員為李某某與張某,張某目前已經從浦發銀行離職,但李某某還在,如果這件事情(指冒名程小瓊獲取貸款)的事情曝光出來,王斌擔心經辦者可能會被開除。
王斌在電話中表示,希望能夠讓這件事情“過去”,等到這件事情“過去”之后,一定會真誠的向其講述中間是咋個回事。
程小瓊方面追問王斌到底是誰在貸款合同了冒名簽字,因為兩份合同的程小瓊簽字不是同一個人,王斌支支吾吾沒有透露,反復請求程小瓊方面理解,因為最終貸款已經按時還清。
7月27日下午,經濟觀察網記者撥打汶川順發財務總監王斌電話,希望能夠弄清楚更多細節,但王斌的電話已顯示為關機,加其微信,也未獲通過。
程小瓊方面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其已經給四川銀保監局寄送材料,期盼監管機構和法律公平公正,主持公道。
四川銀保監局曾于2020年4月13日在其官網發出《關于公開征集四川銀行金融業放貸違法違規線索的通告》,線索征集的重點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違法違規開展業務;銀行業金融機構員工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非法設立發放貸款業務的機構或非法以發放貸款為日常業務;轄內銀行保險監管部門或人員違紀違規履職。
程小瓊方面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其1200萬冒名貸款案,四川銀保監局尚未對報案人作出回復,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不配合當事人提供更為詳細的材料,程小瓊方面正在考慮向經偵報案,希望能夠徹底查清此事。
7月28日下午,記者再度致電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對方聽聞記者詢問程小瓊1200萬貸款案情況,稱此事其他同事在負責,隨即掛掉電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橙(ID:Me-Finance)